2025-05-04 12:47:54

【人民法院报】智慧+人文 看上海法院如何立“潮头”?

2019年5月21日  人民法院报  第5版

本报记者 万紫千 文/图

    5月6日至10日,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贵州等4个代表团的32位全国人大代表与2位全国政协委员来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实地了解了上海法院在保护营商环境、智慧法院建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的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介绍了今年全国两会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代表、委员们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考察活动表示感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贺小荣听取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让“上海智慧”惠及全国

    5月7日,代表、委员们来到上海高院,视察信息管理中心,听取了上海“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情况。

    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让全国人大代表、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教练郑秋林感到很震撼,他认为,上海各级法院的数字化、科技化程度都很高。

    “深化司法公开,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呈现。”这句话在全国人大代表、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凌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广的笔记本上记了两遍。“上海法院在审判工作中,通过现代科技辅助法官办案,有效提升了司法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全国人大代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基础部教授李桂杰表示,上海法院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法院的前列,既有上海高院的“统一部署”,又有各家中基层法院结合自身情况的“特色发挥”,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服务法院的审判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同江镇中心校教师刘蕾认为,上海法院的创新示范机制和先进技术应用体现了全国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展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

    “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让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宗胜与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文波印象深刻。

    “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是我国司法改革中的重要成果,尤其是这一辅助系统中的证据校验、证据链审查功能,做到了在庭审过程中直接显示证据瑕疵,使得司法审判的过程更加透明,充分保障了审判的公正性。”李宗胜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监督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白银市副市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黄宝荣同样对上海法院的智能辅助系统赞赏有加。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郭成宇认为,上海法院的智能化建设已经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在观看了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的互联网法庭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韩秋香表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法院的庭审效率,降低了诉讼的空间、时间成本,值得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驾驶员刘丽岩高度肯定了该院自主研发的“干警小秘书”桌面提示系统,“这是一个贴心而细致的工作帮手。”她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钱万成建议,上海高院要加强协调与推广,将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成果在全国其他法院以及公、检、司等领域全面推开,让上海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惠及全国更多地区、更多老百姓。

    “希望上海各级法院大胆探索,不要停步,继续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兴安岭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刘杰说道。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领域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上海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专门的金融法院、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与专门的破产法庭。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认为,创新和担当的背后,凝聚了上海法院干警们付出的每一步艰辛的努力。

    5月10日,代表、委员们前往上海金融法院视察,全国人大代表、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化学分厂青年工人组组长张海英感慨道:“上海金融法院的庭审系统配备了语音识别系统,中英文可以同步翻译。金融审判有效助推了上海经济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金融法院还注重诉调对接工作,进一步增强调解工作的多元化,运用大数据进行类案统计,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全国首家金融法院的成立与探索,对于如何通过专门法院的建设来服务行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金融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李正国同样表达了对上海金融法院的高度肯定。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王作英十分关注农业技术产权保护问题,针对诉讼过程中的举证难问题,她表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当事人积极举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法官+执行人员+技术专家”的诉讼保全新模式,对于原告难以自己取得证据的情况,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或者发出调查令来解决,这些方法都有效减轻了权利人的举证负担。

    “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带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公正高效的审判和能够及时履行的判决就是最好的招商名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柳磊感慨道:“上海能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地,与我们有这么良好的司法环境,有这么优秀的法官队伍,卓有成效的司法实践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加工中心操作工苗秀以前很少接触到破产审判工作,在走访了上海破产法庭,观看了模拟债权人远程视频会议后,苗秀表示上海破产审判工作让她耳目一新。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艳凤指出,高效审判、执行到位、规范破产是法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环卫处清扫队班组长朱桂艳认为:“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既要讲法理,也要有情理。”

    “上海法院在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方面做得很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云认为,上海法院在加强执法办案的同时,聚焦民营企业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条意见,发布相关典型案例,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庭审现场展现队伍风采

    5月7日,代表、委员们前往上海二中院旁听了一起商事纠纷案件。庭审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悦说道:“通过这次庭审,我了解到上海法院有一支年轻的法官队伍,他们的办事风格沉稳,逻辑清晰,思维敏捷。”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油田公司新木采油一队5号井组采油班长李彩云用“眼前一亮”来形容这支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法院队伍,“希望能够做好‘传帮带’培养,把‘老法师’的经验和年轻干警的创造力结合,充分激发法院队伍活力。”她说道。

    庭审现场的音字转化系统让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巧鸟办事处鲍家村村委会委员庞辉感受深刻,她认为智慧法院建设不仅减轻了书记员的工作量,而且节省了庭审时间,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张慧表示:“庭审过程十分流畅,无纸化办公系统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运用信息化技术调取证据十分方便,语音录入大大缩短了庭审时间,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也展现了上海法官的风采,庭审节奏把握得很好。”

    针对庭审的无纸化办公,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金京哲认为,凡事有利则有弊,无纸化办案模式显示了网络技术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的便利,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和隐患。“法院对此一定要加强和完善监管机制,谨慎防范潜在风险。”

    “甘棠树下”的人文气息

    从“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到法官约见室,再到独具特色的家事审判庭,徐汇区法院给代表、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山县太平镇张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凯表示:“这是一家有文化底蕴的法院,比如诉讼服务中心墙上张贴有‘便民十条’,虽然事情本身很小,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考虑。”

    “徐汇法院充满了人文气息。”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义县宜州小学教师支艳茹评价道:“特别是家事法庭的设计,既具有法律威严又具有人情温暖,将海派文化和现代司法理念充分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谷凤杰认为,徐汇法院家事法庭的“家和万事兴”与“诸事和为贵”的壁饰很好地体现了法院文化,“我希望将这样的法治文化带到基层,让普法更加人性化。”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制造技术部工艺技术室发动机装调工鹿新弟希望,上海法院的文化建设能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曾丽建议,法院要丰富宣传形式,厚植法院工作和底蕴,生产出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文化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通化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市区营销抄表员初建美很关心对“一老一小”的法律服务,她建议,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当事人的特点,提供看得见的司法服务,让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大家的心灵。

    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

    上海破产法庭庄重、古朴、温馨、简约的办公环境让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抄纸一分厂15号机造纸段长李建强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法院是处理纠纷的地方,法官长期工作下来肯定压力很大,良好的办公环境能够更好地缓解他们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挡车工徐艳茹建议,法官在办案过程中要劳逸结合、加强锻炼,要完善法官待遇、提高法官职业尊容感,真正实现所有法官都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阅读次数:8880